当前位置:首页 >产品展示 >3公分黑晶杨梅|黑晶杨梅苗|浙江黑晶
VIP11年
更新时间:2024-08-06
描述:
摘 要:“黑晶”杨梅系温岭市地方品种“温岭大梅”园中发现的实生变异株系统选育而成的大果型乌梅类杨梅新品种。树势中庸,树冠圆头形;平均单果重20.4g,完熟时呈紫黑色,肉柱圆钝,汁液丰富,可溶性固形物11.5%,固酸比13.1,品质极优;始果期早,丰产稳产,成龄树产量可达7500kg/ hm2。
关键词:黑晶;杨梅;品种;选育
杨梅(Myrica rubra Sieb. et Zucc.)是我国**特色的果树类型。目前浙江省杨梅栽培面积53000 hm2,是全省仅次于柑桔的第二大果树,是广大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。杨梅品种按其果实颜色主要可分为乌梅、红梅、粉红梅和白杨梅等类型,其中乌梅类是目前杨梅生产中栽培面积**、**为重要的品种类型,“荸荠种”杨梅是其典型代表品种,其栽培面积占杨梅栽培总面积的50%以上。但存在果型偏小、大小年结果明显、树形高大不易矮化栽培、始果期偏晚,前期产量低等缺点,严重影响了杨梅栽培的经济效益及果农的种植积极性。因此,选育出始果期早、品质优、丰产稳产的大果型优良乌梅类杨梅品种,可以进一步提高杨梅栽培的综合效益,满足市场的需求,为杨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品种支撑。
1 材料与方法
从1988年开始,我们在浙江省范围进行了各种类型杨梅的优株选种工作。1989年6月在温岭市泽国镇百亩坦村的地方品种“温岭大梅”中发现优质、大果型的乌梅类优良单系(台8914)。进行优株嫁接繁育后,在温岭市泽国镇和乐清市淡溪镇等地进行高接和小苗种植,将子代与荸荠种等杨梅品种进行比较,观察和记载其生物学特性及其经济性状。2002年将该乌梅类杨梅暂定名为“大黑碳”,2005年建立母本园和采穗园,2006年在温岭市泽国镇百亩坦村建立20hm2的核心示范基地,2006年5月正式命名为“黑晶”并上报浙江省农作物品种认定**会进行认定。
2 结果与分析
2.1 认定结果
2007年2月15日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**会认定(浙认果2007001),认为“黑晶”杨梅始果性早,果实较大,丰产、稳产;品质优,熟期适中,采前不易落果。适宜在全省杨梅产区种植。
2.2 形态特征
黑晶杨梅树势中庸,树姿开张,树冠圆头形;叶倒披针形,叶尖圆钝,叶缘浅波状;果实圆形,平均单果重20.4g,果顶较凹陷,果蒂突出呈红色,完熟时呈紫黑色,有光泽,具明显纵沟;果核略大,可食率90.6%。从表1可以看出,黑晶杨梅的形态特征与对比品种存在明显的差异。黑晶杨梅叶片比荸荠种杨梅大,比温岭大梅和东魁杨梅要小,叶尖圆钝,与荸荠种杨梅相象,不同于温岭大梅和东魁杨梅叶片先端较尖的特征;黑晶杨梅成熟时果实呈紫黑色,与荸荠种杨梅相象,而与温岭大梅的红色及东魁杨梅的紫红色均有显著的差异;果实大小仅次于东魁杨梅,是荸荠种杨梅果实的2.24倍,比温岭大梅的平均单果重增加34.2%。
3 主要栽培技术要点
3.1 园地选择
黑晶杨梅适应性强,一般山地均可种植,尤以空气湿度大、土壤水分充足的滨海临湖山地,通透性好的砂质微酸性土壤,海拔500m以下的平缓北坡更为适宜。
3.2 定植方法
黑晶杨梅树势中庸,可适当密植,一般每公顷可栽400~600株左右,株行距约4~5m×4~5m。定植前,先挖好定植穴。定植穴直径1m以上,深0.8m以上。施入经腐熟的厩肥20kg、草木灰或焦泥灰5~10kg、钙镁磷肥0.5kg,三者混和拌以泥土后放入。栽植选壮苗,采用深栽,覆土至嫁接口以上5cm处,踩实后浇水1~2次。
3.3 土肥管理
幼树期每年追肥3次,在每次抽梢(春、夏、秋梢)前施入,肥料以稀薄的人粪尿为好,每株小树施1~1.5kg,或用尿素0.1公斤加水施入,也可在小雨前或大雨后施入,以尽快形成具有结果能力的树冠。第4年开始增施钾肥,每株施草木灰或焦泥灰2~5kg,或硫酸钾0.2kg,以增强树势,为承受结果打下基础。投产后每年追肥2次:第1次在萌芽抽梢前的冬末春初,每株施农家肥或过磷酸钙1~2kg;第2次在采果后,每株施入0.5~1kg氮肥、0.3~0.5kg磷钾肥和50~100kg土杂肥后覆土。
3.4 整形修剪
黑晶杨梅自然树形是圆头形。修剪时前期以促为主,培养“一干三主枝”自然开心形树冠,初结果树时应通过拉枝等方法控制营养生长,促进花芽形成。进入结果期后,以疏删为主,改善通风透光条件,留枝上部宜稀,下部宜密,达到立体结果。修剪以春季2月份为主,夏季采果后为辅。剪除病虫枝、枯枝、衰弱枝,疏删密生枝,回缩更新下垂枝、衰弱的结果枝组。
3.5 疏花疏果
春季修剪时疏除多余的花枝,特别是细弱花枝。谢花后20d左右,根据树体挂果量,进行合理疏果,疏除密生果、畸形果、病虫果及小果,一般进行2~3次,于果实膨大前期完成。
3.6 适时采收
宜实行分批近完熟采收,以充分体现其品质优势。同时,果实宜轻摘轻放,分级浅装,便于运销,提高商品性。
3.7 病虫害防治主要病虫害是杨梅褐斑病和杨梅柏牡砺蚧等。首先做好清园工作,通过修剪,去除病虫枝、枯枝,并集中烧毁,用松碱合剂或石硫合剂防治,可以减少病虫侵染。在5月中下旬喷施1~2次1:2:200的倍量式波尔多液,并在采后喷50%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,可有效防治杨梅褐斑病。在第2代幼虫盛发期(8月中旬)和雌成虫越冬期(3月上、中旬)喷40%速扑杀乳油1500倍液或35%快克乳油800~1000倍液,可以有效防治柏牡砺蚧的为害。
上一个:1-2.8公分水晶杨梅|浙江杨梅
下一个:黑晶杨梅|黑晶杨梅苗|浙江黑晶